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
2025年10月14日

长沟镇

党建引领 信用赋能 打造乡村振兴发展“信”样板

本文字数:1914

□刘开国

长沟镇锚定“机制更健全、服务更精准、治理更高效”目标,构建信用赋能乡村发展“全链条体系”,初步形成了“组织强基、人才聚能、文化铸魂、生态提质、产业增效”“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

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

三级架构织密治理网络。在区级社会信用中心指导下,镇信用中心实体化运行,构建起“区镇村”三级信用治理网络,将管理触角延伸至乡村的“神经末梢”。

党员考评压实示范责任。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康庙村将村“两委”成员、党员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双考双评”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中走在前、作表率,有效带动村民参与支持村庄建设,共同做好村级公共事务。

阵地建设夯实服务基础。聚焦“阵地延伸、服务下沉”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张山、崔庄等全镇重点村居建设并投用8处村级信用服务场所,将其打造为收集民意、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服务群众的“信用前哨”。

激活人才“强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联动市场主体“搭平台”。积极动员本地特色产业力量参与信用建设,成功吸纳大棚西红柿种植合作社、义河酒厂等5家市场主体加入“信用合伙人”队伍,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靶向攻坚引育“生力军”。聚焦乡村治理痛点,以“信用+村居治理微项目”为载体,精准吸引乡贤能人、成功人士、技术专家参与乡村发展。协助本地农业企业引进种植、加工技术人才4名,有效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

整合本土资源“建队伍”。深挖本土资源,把辖区内的理发、维修、家政等工匠技能和志愿服务力量整合起来,如赵王堂、城王等5村组建了“诚信便民服务队”,累计为村民提供低价服务3000余次,解决生活难题2000余件,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4.2万余元,让各类人才在贡献中实现价值、激发服务乡村的内生动力。

以文明乡风“软实力”

赋能乡村振兴“硬发展”

细化评价标准。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维度,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建立“基础评分+加减分”动态评价机制,引导村民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

丰富实践载体。依托孙街村、付街村等8处信用服务场所,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移风易俗文艺展演”“美德故事宣讲会”“诚信书画展”等主题活动共计111场,让诚信文化通过“家门口的阵地”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选树典型引领。定期评选“信用之星”“好媳妇好婆婆”“诚信文明家庭”等诚信典型,给予实物奖励和荣誉表彰,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使崇信向善、重信守诺成为乡村新风尚。

绘就宜居“新生活”

擦亮乡村“高颜值”

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围绕“护绿、洁居、治水、清废、守序”等乡村生态治理重点,如康庙村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河道清理、村容维护等公共事务的行为变成可量化的信用积分,实行“参与即积分、积分享服务”机制。以“信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信用+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实现村居环境治理面上覆盖、常态见效。

开展院落整理提升。聚焦“信用+院落整理”,每周至少开展2次院落整理志愿服务活动,将“脏乱差”的角落变身成“小花园”“微菜园”,实现“环境美、产业兴、村民乐”的初步成效。自行动开展以来,全镇累计开展“信用+院落整理”专项服务600余场,5000人次志愿者主动参与,盘活210处闲置荒废宅基地“精改造、微提升”为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等场所,推动居家环境实现点上突破、精致提升。

健全生态长效机制。以正向激励树标杆,如康庙服务区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累计评选示范户80余户,通过典型引路带动村民自发进行庭院整理,村容村貌实现整体提升。以反向约束强底线,针对屡次破坏环境、卫生状况长期脏乱差的农户,建立“提醒—整改—惩戒”闭环管理机制,精准破解环境治理“顽疾”。通过构建“激励引导+约束管控”并重的治理体系,形成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美丽乡村不仅建得成,更能留得住、可持续。

聚力信用赋能“软实力”

夯实经济发展“硬根基”

强化主体信用管理。为金田葡萄种植合作社、浩丰蔬菜种植合作社等6家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动态更新”,倒逼经营主体提升诚信意识和产品品质。

破解融资难题。针对农村“贷款难、担保难”的痛点,长沟镇联合农商行组建信用评议小组,签订合作协议,以村民信用为“抵押物”,推行批量评估、统一授信模式。符合条件的农户无需抵押即可获得信用额度,真正实现“信用变资产”。今年以来,全镇累计授信862万元,实际放贷177万元,精准流向果蔬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让金融活水“滴灌”田间地头。

优化市场环境。积极开展“诚信商户”评选活动,从商品质量、服务态度、明码标价等方面制定评选标准,严格评定授予45家商户“诚信商户”牌匾,有效带动市场诚信经营水平整体提升,“信用”已成为长沟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