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然正气润邻里 恪守诚信树标杆
■李莉
金城街道永鑫社区的浩然超市,像个贴心的“邻家铺子”,守着一方货架,暖着一片人心。浩然超市的经营者李建军,十余年如一日,凭着心里一杆“诚信秤”,将“诚信”二字,从墙上的标语变成了居民嘴边的口碑。
走进浩然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标签上的价格明明白白。熟客都知道,李建军的“较真”是出了名的。每天清晨,他准会蹲在食品区逐件核对保质期,包装有破损的做下架处理,临期的食品提前做特价销售,“入口的东西,得让人家买得安心、吃得放心”。这份“较真”,在日常经营中随处可见。货架上没有模糊的“面议价”,电子称要校准到分毫不差,碰上老年人看不清标签,他会凑过去念得清清楚楚。去年冬天,一位顾客扫码支付时多按了一个“0”,李建军在盘点时发现多了几十块,愣是调了监控、问了熟客,折腾到晚上九点多终于联系上了对方。当那位顾客收到退回的钱道谢时,李建军笑着说:“做生意嘛,心得净,账得清。”
诚信不止于买卖,更藏在对邻里的热心里。社区里的张奶奶腿脚不便,李建军定期送米送油上门,结账时总悄悄抹去零头;残疾人王大哥行动不便,每次来买东西,他总会多问一句“家里还缺啥不”,回头悄悄把分量称足一点。他常说:“开店不只是挣钱,更是处街坊。诚信不是冷冰冰的规矩,是热乎乎的人心换人心。”
如今的浩然超市,早已不只是卖东西的地方。李建军把街道发放的“诚信商户”擦得锃亮,还在收银台旁摆上了“诚信故事角”,放着社区发放的诚信宣传折页。街坊们来买东西时,总爱凑过来聊两句:“看李老板这样,咱也得守规矩、讲诚信,这样日子才能过得舒心。”
记者感言
什么样的力量最能推动社会进步?李建军和他的浩然超市给出了答案——是那些扎根于日常、发乎于内心的真诚与坚持。
超市不大,货架整齐,明码标价,一尘不染。经营者李建军话不多,但句句实在。他每天清晨蹲在食品区逐件检查保质期的身影,他为一笔多付的账款调监控、问熟客的执着,他为老人抹去零头、为残疾人多称一点分量的善意……这些细节,看似寻常,却最见真心。
诚信建设,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由一个个普通人、一件件小事构筑起来的文明基石。李建军这样的人,正是我们社会中沉默却坚实的力量。他们用行动书写诚信,用真心温暖社会,用平凡成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