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城区
筑建“枫桥式网格” 绘就基层治理创新样板
■任正宣
任城区立足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创新擦亮“十无”标准的“枫桥式网格”基层治理品牌,通过党建引领筑基、多元共治聚力、数字赋能提效三大路径,构建“隐患发现在网格、诉求解决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的治理闭环,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党建引领筑基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顶层设计强统筹,把准治理“方向盘”。任城区将“枫桥式网格”作为全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核心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统筹网格支撑、志愿服务等十条工作线协同推进。出台《关于全区网格化工作高质量推进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区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现代化跃升发展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广“6688”“1315”网格工作法,确保品牌建设纲举目张。通过制度化设计,推动全区1541个网格实现“一格一员、综合履职”,网格员“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全覆盖,2023—2025年累计投入专项经费超亿元,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组织体系全覆盖,激活红色“神经元”。构建“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在全区设立471个网格党支部、83个党小组,选配1637名网格(小区)党组织书记和460名党建指导员,推动党员常态化参与网格服务,党员带头化解矛盾纠纷占比达60%以上。通过组织体系下沉,实现党的触角直达107.8万常住人口的治理末梢。
队伍保障增效能,锻造治理“生力军”。实体化运行区、镇(街道)两级网格学院,统筹各类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健全网格员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826场次,培训人员6.6万余人次。鼓励网格员参与技能考试,社会工作师持证达599名,占比60.36%。接续实施“三优先一定向”政策,412名优秀网格员充实进社区“两委”班子,其中,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9人。建立“网格员+话务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轮岗制度,累计开展轮岗学习1000余人次。
多元共治聚力
构建协同治理“共同体”
专业力量下沉,打造网格“专家门诊”。创新“多网融合”机制,推动城管、警务、消防等16个职能部门和供水、供电、通信等5类民生服务单位的3579名多网融合专业网格员、577名“三官二师一首席”(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574名区级“两代表一委员”下沉网格,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跟踪解决群众诉求、协调化解矛盾纠纷。落实镇街科级干部直接联系网格和村社区“两委”成员包保网格机制,第一批试点11名新入职事业人员参与网格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网格支撑力。
“网格+”模式创新,延伸服务“功能臂”。深化“网格+热线”工作机制,建立“区—镇街—村居—网格”群众诉求办理四级联动体系,“任诚办”“网格+热线”多跨平台入选2024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建立推行“网格+矛调”机制,设立网格调解工作室150个,组建网格人民调解委员会30个,培育“三碗茶社”“小文拉家常”“小艾工作室”等网格特色调解组织和品牌100余个。健全完善“网格+议事”机制,设立网格会客厅180处,打造楼边院角议事空间343处,组建网格议事组织395个,议事解决群众诉求5000余件。
志愿信用联动,激发群众“内生力”。成立全国首个网格志愿服务协会,组建网格志愿服务队1522支,招募志愿者15472人,常态化、组团式开展网格志愿服务活动5.8万余次,服务群众125万余人次,李营街道“小汇来了”、仙营街道“和小文”、济阳街道“流动的茶桌”等网格志愿服务品牌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创新“服务时长换信用积分”机制,设立“信用积分超市”,村民凭参与治理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提升了群众参与度。
数字赋能提效
跑出智慧治理“加速度”
平台集成破壁垒,打通数据“大动脉”。自主研发“任诚办”多跨平台,归集12345热线、网格巡查等民情数据,实现“一舱两端”(数据驾驶舱、管理端、服务端)智能联动。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将各部门数据资源、视频监控、城市部件信息、地图资源等下沉到网格,年均更新居民信息32.3万余户、83.4万余人,覆盖率达100%、准确率达98%;累计归集民情数据115.4万余条,全区精准定位、“打包”化解消费维权、市容环境等8大类治理痛点,实现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分散处置到集成服务的路径迭代。
热力图靶向治理,绘就民情“晴雨表”。依托“任诚办”多跨平台和全区网格“一张图”,建立网格民情热力图,以网格为单元实时汇聚12345政务热线、主管部门单位提供的实时数据和网格员排查走访采集的民情信息,动态监测“十无”标准指标,精准定位治理痛点,构筑“枫桥式网格”品牌的信息治理闭环,通过热力图预警高发矛盾类型12类,提前干预化解群体性风险隐患50余起。
成效数据显质效,树立品牌“新标杆”。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全区刑事警情、治安案件、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0%以上;2023年全区首批确定“枫桥式网格”30个,2024年增至40个,2025年一季度提名256个、二季度提名230个,呈现“以点带面、全域提升”的良好态势。“枫桥式网格”有关经验做法得到省委政法委、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专班推广,《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刊物200余次点赞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