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29日

竹竿巷社区:拓展应用场景 提升社区“智理”

本文字数:1072

■王如光

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地处城区核心区,社区、街区、景区交织,治理难度大。近年来,该社区借助济宁市“济智治”智慧管理平台,创新拓展“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

一大早,竹竿巷社区网格员刘艺手机上收到一条推送信息,提醒他今天要到许庆香老人家里收取换洗衣物。

“智慧平台可以提前告知在什么时间,需要到哪一位老人家上门进行服务,极大方便了社区工作者。”刘艺说。

“社区免费洗衣服的服务真好。像床单、被罩、沙发罩等,社区工作人员按时来收,洗好后再送过来。”居民许庆香高兴地对记者说。

“爱心洗衣房”是竹竿巷社区为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身打造的养老服务项目。之前,由于服务对象众多,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很难做到按时精准。

刘艺告诉记者,由于之前工作人员都是在本子上记录老人需要上门的时间和需要服务的内容,所以有时会记错或忘记上门的时间,无法进行精准服务。

为升级社区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今年,济宁市把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建设作为为基层减负、创新社会治理的突破口,一体化打造“济智治”智慧管理平台,围绕社会治理、为民服务、社区安全三大领域开发了20多个基础应用场景。

“社区干部提需求,技术部门搞研发,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把社区干部从简单重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精力为群众解决可感可及的实际困难。”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宫衍海说。

依托市级搭建的数据底座,竹竿巷社区组织人员对辖区内1688户居民、300多家商户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

竹竿巷社区党委书记张宁告诉记者,针对不同人群,社区按照标签分类,挨家挨户地去核实,把所有的居民信息、所有商户人员的信息纳入到这个平台上。在此基础上,社区智慧平台开发出涵盖21个模块、64项功能、24类人群的数据库和多个应用场景。

“有了这个智慧平台,大大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效能。”张宁说。

竹竿巷社区毗邻老运河,商户众多,每年沿河街区、景区防汛都是头等大事。以往,汛期预警发布,工作人员得挨家挨户通知商户,工作量大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社区与相关部门对接,将水位监测系统接入智慧平台,一旦暴雨临近警戒水位,平台会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和商户手机发出警报。同时,开发出灭火器到期更换等预警功能,全方位构筑社区智能防控安全网。

“我们把每个商户灭火器到期的时间,纳入到智慧平台系统上,如果临近到期的时候,这个平台就会及时提醒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以后,就会及时通知商户更换灭火器。”张宁说。

智慧平台上线以来,已处理各类事件60件,智能预警消除安全隐患6起,居民网上议事参与率达80%,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节省事务性工作时间约2小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