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天如何预防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为何中暑也能致命?
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程度,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从轻微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小时!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与应对呢?
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
需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而热射病的预防之道,远比治疗来得简便易行。
六字诀助记:“散步(补)时(适)要(药)观察(查)”。
散——降温散热:可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
补——补水补盐:高温的环境下应该多喝水,提倡大家喝淡盐水。
适——适热训练: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体能好不等于耐热性好!
药——常备解暑药品: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观——观察体征:在高温环境中,应当加强自我预警。
查——查指数表: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进行判断。
无论如何要牢记,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1、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
2、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
3、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的抽动;
4、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
5、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来源: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