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综合
2025年07月18日

任城区“优化营商环境 凝聚发展合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

本文字数:4885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庆峰

今年以来,区住建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12351”工作体系,坚持“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总基调,立足部门职能,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加快营造住建领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政策配套上做“加法”,让服务环境更优化。区住建局持续加大“助企攀登”力度。“梯队式”推进企业成长,深挖建筑业结构性增长潜力。一季度,指导4家企业完成资质升级,建筑业产值60.61亿元、全市第1,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市6.8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建筑业产值突破151亿元。区住建局持续摸排项目融资需求。积极推进“白名单”扩容,保障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纳入“白名单”项目26个,合计授信70.55亿元,放款51.28亿元,均居全市首位。区住建局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今年,区住建局将推动14个回迁安置项目建成交付,实现棚改工程全面收尾。实施7个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运河记忆、济州印象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深化“建网补网”工程,新建9条市政道路,完善环城西路以西3平方公里路网体系。

审批效率上做“乘法”,让工程建设更高效。区住建局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关要求,推动行业领域上下贯通、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推广。始终坚持“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及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免提交证照材料39个,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免证办事”。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共收到依申请事项线上办理800余件,全部高效办结。同时,区住建局持续深化水气暖行业“三上门、三集成”活动,率先实现“水电气暖联合营业厅”建设,覆盖全区所有燃气用户。

行业乱象上做“减法”,让建筑市场更清朗。一方面,区住建局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违法行为联动打击、联合惩戒机制,形成良好的警示震慑效应。全面推行“评定分离”,房屋市政领域项目落实率100%。同时,严格按照工作指引,更新、修订招标文件示范文本32个,确保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推行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管理工作联动,将企业信用评价贯穿“评定分离”全过程,今年以来,指导3家企业实现“AAA”信用等级,切实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区住建局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强化房屋市政工程“四位一体”网格化监管,部署开展全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分类分级排查整治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推进标准化、智慧化工地建设,完善工程质量治理新模式,全面打造质量过硬、安全平稳的任城建筑行业形象。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区住建局将尽心竭力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抓好惠企政策落实,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动住建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袁东博

近年来,区交通运输局深度践行“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战略,积极响应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全方位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以及行业管理的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梳理流程,规范业务办理,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区交通运输局致力于提升道路运输政务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全力营造便民利企的良好氛围。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管理系统”,对7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为每一项事项精心制定实施规范与办事指南,达成政务服务事项“标准规范、三级统一”的目标。同时,区交通运输局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服务模式,并严格落实“首席事务代表”制、一次性告知制与限时办结制。做到接待咨询清晰明了、表格发放一次到位、告知内容完整全面。对于符合条件且可即时办理的事项,确保即来即办。此外,区交通运输局积极推广道路运输证电子证照的应用,耐心指导从业人员扫码开通运政帮小程序,引导运输业户与从业人员使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线上线下普通货运车辆年审超13000件,在济宁政务云平台认领业务7600余件,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认领业务14000余件,所有办件均在承诺时限内100%办结。

聚焦港区建设,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任城区高规格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指挥部,统筹推进济州、龙拱两大港区的协同共进,港区硬件设施持续优化升级。济邹高速任城段特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区交通运输局积极配合市级层面实施湖西航道干线改造工程,并谋划跃进沟航道连接段的升级,着力构建高等级航道网络。在港区建设方面,龙拱港区大力推进港池拓宽、G237 造工程,同时谋划龙拱铁路北侧园区的建设;济州港区全力推进淄海铁路专用线、济州港疏港路、70亩粮仓扩容以及智慧新钢厂房建设等项目。此外,运河电厂成功获批国家储备煤基地,并计划规划建设67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随着港区的发展,港航业务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开通至武汉、太仓、上海等城市的28条集装箱航线,能够通达太仓港、南京港、镇江港、宁波港、重庆港等50多个港口,物流贸易网络覆盖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等12个省市的100多个城市。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为推动任城区35家规上企业的营收增长,区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工作专班,联合相关部门与各镇街,凝聚各方力量,通过专题调度,深挖增长潜力。在公路运输领域,今年1— 5月,全区规上企业公路货运量达 486.3万吨,同比增长7.22%;公路货运周转量为13.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07%;规上道路货运单车周转量(规上货运周转量/车辆数)同比增长20.4%。在水路运输方面,1 - 5月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943.78万吨,同比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8103万标箱,同比增长21.6%。

强化行业监管,规范运输秩序,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区交通运输局严格把控运输企业的准入程序,依法注销了41 家普货企业。针对10年以上老旧客车,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对35辆客车进行全面排查,坚决杜绝车辆“带病运行”。同时,大力清理网约车平台公司中未取得相关许可的车辆和驾驶员,今年以来,共清退不合规驾驶员1060人,不合规车辆1720辆。此外,国三非营运货车淘汰任务为110辆,目前已完成淘汰99辆,完成率达91%,提前完成淘汰目标。

下步,区交通运输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从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勇于改革创新,突出惠企利民,真抓实干、力求实效、奋勇争先,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交通力量,为现代化强区的发展赋能添砖加瓦。

区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耿丽娜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2025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生态环境分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约束与激励并行,从业务支撑、要素保障、执法监管三方面协同发力,有效为营商环境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守护天蓝水绿,以高颜值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最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上半年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指数(AQI)为 4.44,同比改善4.3%;优良天数比例达64.6%,同比增加5.8 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降至 43 μg/立方米,同比下降2.3%;重污染天数为零,同比减少6天,多项指标稳居全市前列。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全区6个国省控河流断面及6条入湖河流,水体优良比例达 83.3%;南水北调干线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 100%。土壤环境安全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 100%,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强化要素保障,激活政企共赢新生态。区生态环境分局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将服务融入监管全过程。一是重大项目“护航”有力。建立重大项目全周期保障机制,设立要素保障专员,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高效指导项目科学确定环评等级、快速完成手续办理。上半年全区9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完成了85个,全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审批服务“提速”增效。 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环评审批全流程(受理、审查、决定、咨询)在线办理,打造“便民、廉洁、规范、高效”的服务标杆。通过窗口、热线等渠道,高效解答企业群众咨询 183个。排污许可“一证”管理。 严把排污许可证质量关,建立科室联动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精准规范。深化“一证式”管理,上半年高效核发新证 6张、办理变更 12张、重新申请 14张,为企业明晰环保责任提供制度保障。

构建宽严相济的规范化执法体系,持续增强执法效能。区生态环境分局致力于推行有力度、有温度的执法监管。包容审慎,执法与服务融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构建“事前预警指导、事中审慎裁量、事后帮扶整改”的全过程服务型执法模式。创新建立“12369+12345”环境信访联动平台,高效办结环境投诉 358件,办结率达 100%。智慧赋能,非现场监管提效。以“无感监管、有感服务”为目标,大力推广在线监测、用电监管等科技手段,实施以远程监管、预警防控为核心的非现场执法。上半年,智能系统推送用电告警 293条、污染物超标告警158条,提供精准线索 451条,“双随机”检查中非现场执法占比提升至 48%,显著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信用引领,激发企业自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将环境管理规范、长期稳定达标的35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并公示。强化信用监管与结果应用,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诚信经营,营造守信激励的良性循环。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下半年,区生态环境分局将锚定目标,以“三个聚焦”持续攻坚发力:聚焦生态高颜值,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绿水青山成为任城最亮丽的发展底色;聚焦服务高效能,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减时不减责任、减环节不减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聚焦执法高精准,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彰显公平,更有“温度”传递信心。

区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毛琳琳

今年以来,任城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发力,聚焦要素保障与提速增效两大关键领域,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项目服务支撑力。规划引领,筑牢发展空间根基。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积极配合市局提升城乡规划治理与融合水平。2025年上半年,将佳信机械、老运河综合治理等16个区重点项目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同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完成南张街道文郑村等5个村庄规划,全区7个涉农镇街全部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精准供地,保障项目落地需求。积极对接发改、工信等部门,全面梳理涉及任城区的各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项目储备库和工作台账,确保应保尽保。上半年,共完成建设用地报批1314亩。其中,积极争取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57亩,有力保障了淄海铁路专用线项目;使用增减挂钩指标458亩,保障了少康湖高品质住宅、瑞马禧悦北、北城国际北等7个重点出让地块顺利落地。完成了普洛斯、华屹重工等17个产业项目、1505亩地块的纳片工作,已获得省政府批复。创新模式,提升工业用地效能。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明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税收标准等要求,实行“土地出让+监管协议”的“双合同”管理。在严格批后监管的同时,实行保姆式精准化服务,争取项目第一时间实施落地。

聚焦提速增效,优化涉企服务软环境。流程再造,审批服务再提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将依申请办理的47项行政权力事项全部进驻区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出件”,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坚持“材料最少、环节最减、时限最短、程序最优”的原则,资料齐全的事项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协同联动,项目审批再加速。成立“快审、快报、快协调”重点项目保障专班,组建了由主要负责科室牵头,相关业务科室参与的专业服务队伍,由专人负责与项目单位进行跟踪服务,实时沟通,全程提速审查报批,力促各类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纾困解难,服务对接再深化。开展“下园区、进企业、讲政策”等活动,精准对接企业用地需求,攻坚解决了一批涉及土地报批、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等重点领域的疑难问题。今年上半年,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面积1750亩;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累计化解286个项目、惠及5.4万户居民,化解任务量居全市首位。

下一步,任城区自然资源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优化服务,在精准对接、主动作为上再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在细化举措、狠抓落实上再求突破;深化改革创新,在破除瓶颈、激发活力上再谋新篇,为任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