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槐街道
文化浸润强治理 资源融合惠民生
□张亭亭
古槐街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近年来,古槐街道将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作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创新构建“1+9+N”文化社区体系,培育齐家北门、和美县前、德润东门、孝诚西门、和爱大石桥、乐善铁塔、书香翰林、惠民关帝庙、和谐吉祥一系列文化社区,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将文化浸润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形成“文化滋养—居民参与—治理升级”的良性循环。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文化认同凝聚社区合力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街道文化站为文化“中枢”,联动9个社区书院,建成非遗工作室、社区书屋等特色文化服务场所12处,实现全域覆盖。坚持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治理网络,整合10支专业文化队伍及36支志愿服务队力量,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社区从“物理聚合”向“情感融合”深度转变,以文化认同凝聚合力,筑牢共同精神家园。
联建共建激活治理效能
文化共享构建协同生态
整合82家文化单位、12家社会组织资源,搭建联建共建资源平台,建立 “需求—资源—项目” 三张清单,形成“文化滋养—居民参与—治理升级”良性生态。依托智慧社区实现为民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提效,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建设者”,增强凝聚力与自治力。
品牌浸润厚植治理底蕴
文化项目焕发时代活力
深耕 “一社区一品牌”,培育“文润古槐”文化大集、“阳光树课堂”、“槐韵匠心 非遗创益联盟”、“流动博物馆”等6大品牌项目,以 “企业赞助+文化支教”模式开展各类课程、活动332场次,惠及居民超3万人次,带动21人零活就业。这些品牌项目以文化人、以文聚力,让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时代活力,筑起“文化赋能—全民参与—治理增效”的基层善治新格局。多元共治提升治理质效,文化赋能彰显民生福祉。通过三级网络与智慧平台,居民诉求响应时间缩短40%,“古槐好人榜” 带动邻里互助事件增加37%。文化社区建设形成 “文化凝聚人心—人心促进共治—共治提升效能” 闭环,为文化助力基层治理提供了 “古槐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