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
2025年07月04日

任城区“妙棋”盘活医改棋局 民众健康福祉再升级

本文字数:1320

□李国华 孙树学

近年来,任城区卫生健康局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总体要求,全力推动医改进展,聚焦群众就医痛点,为民众提供全周期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健康幸福指数。

公立医疗机构:综合实力“节节高”

我区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设立“一办七中心”管理部门,实施“八统一”方案,推进医共体“六大专业中心”建设。在重点专科建设上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2个、市级21个,像市二院骨科、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等都是专科亮点。区妇幼保健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通过三级医院国家和省级评审。7家涉农镇街卫生院建设市级基层特色专科15个,5家区级机构和7家卫生院形成差异化、均衡化发展格局。

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加速度”

我区持续开展医疗服务行为提质增效行动,多维度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优化就医流程,缩短门诊、住院和检查平均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二是在3家二级综合医院推行“一站式”服务中心,完善预约诊疗,实施“潮汐式”门诊管理。三是开展诊后服务延伸活动,如出院患者随访、延续性护理和互联网诊疗服务。四是进行服务优化创新,扩大疼痛综合管理、多学科诊疗覆盖面,优化微创、日间医疗等服务。五是提升服务支撑能力,深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临床用血服务,营造友好就医环境。六是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拓展挂号渠道,优化窗口服务,推广志愿者服务。

医疗安全:管理夯实“稳根基”

为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我区全面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组织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培训。调整充实37个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名单,对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定期开展专业质控,确保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优化门急诊护理服务,开展康复医师、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增加儿科医疗资源。组织81名医护人员进乡村轮转,推动城乡对口支援。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统筹调整4处急救站点,改造院前急救车辆,实现“上车即入院”。

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大跃升”

我区启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7个镇街70家村卫生室完成“五有”精细化改造。开展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三年培训,累计培训34期、47224人次。推进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已建成20处150平方米的中心村卫生室并投入使用。唐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个科室入选济宁市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名单,喻屯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建成安居街道卫生院等2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4家区级公立医院设立7个“名医基层工作室”。

医疗民生:实事项目“暖人心”

我区多项医疗民生实事项目成效显著。完成“两癌”筛查3万余人,新增托位1016个。免费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9122例,报销5806例。开展中医药参与高血压健康服务,完成区级和乡镇级次中心建设,随访高血压患者3.5万余名。完成9家接种门诊智慧化改造。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建成多家市级“精品国医堂”和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成功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医共体中心药房、中药中心药房和临检中心建设持续进行。

经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体制改革,我区在提升医疗机构综合实力、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乡村医疗水平和落实民生实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民众的健康生活筑牢了坚实防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