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桥街道:让居民幸福成色更足、文明城市底色更亮
■柏学文
近年来,阜桥街道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润心,系统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走深走实,聚焦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拓展多元文化空间、创新文明实践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内容,积极营造文明和谐氛围。
擦亮文明底色,筑牢精神家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支撑,整合运河书屋、孔子学堂、百姓大舞台等宣传文化阵地和资源,今年以来共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公益市集、“我们的节日”等文明实践活动580余场次,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进一步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组建“1+17+X”文明实践服务团队,培育乐安相伴、幸福集、公益红马甲等优秀文明实践项目,通过“点单—派单—接单”模式,精准对接辖区群众实际需求,让文明实践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明实践良好社会氛围。
涵养文明新风,弘扬美好品德。以美德信用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传播文明理念,讲好身边故事,弘扬美好品德,着力提升群众的“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发挥谢立亭红色教育基地、雷锋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作用,通过举办专题展览、主题讲座等形式,讲好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传递乐于助人、团结友善、互助奉献的良好风尚,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挖掘并推广街道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结合故事讲述、快板表演、诗歌朗诵等形式,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勤劳善良等优秀品德。
绘就文明画卷,丰富群众生活。通过搭平台、建载体,将“送文化”与“种文明”相结合,组建合唱团、舞蹈队、京剧社、旗袍队、太极拳队等50多支文化团队,每年常态化开展“邻里文化节”、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太极拳展演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当主角、唱大戏。鼓励文艺爱好者积极组队伍、排节目、上舞台,创作编排出一批如快板《文明是风景》、三句半《对浪费说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幽默风趣的形式传播文明理念,激活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池春水,使文明之花在街道处处绽放。结合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培育“芳华益团”“巧姨手工坊”“夕阳之旅加油站”“童声诵读”“谦谦有礼”等特色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展现自我、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