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豌豆香
李坤
五月,是家乡豌豆飘香的季节。豌豆又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斑豆、麻累等,原产于数千年前的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李时珍曰:“胡豆,豌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张揖《 尔雅》云:“毕豆、豌豆,留豆也。”孙思邈《千金方》有:“青小豆一名胡豆,一名麻累。”《唐史》记载:“毕豆出自西戎回鹘地面。”
豌豆种子、嫩荚及嫩苗均可食用,中医认为,豌豆味甘、性平、利尿渗湿;营养学则认为,豌豆蛋白质含量较高,是宝宝长身体的好帮手。
“寒露霜降,豌豆种在坡上。”高姐钟爱豌豆,每年霜降过后,她都会在院墙边种上一畦豌豆。一年四季,高姐的小院各种时令菜蔬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春天豌豆花、夏天韭菜花、秋天菊花、冬天紫甘蓝,不管什么时间来到她的小院,都让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豌豆与高姐的缘分,要从她儿时说起。那时家境贫寒,连温饱都成问题,高姐常常饿着肚子去上学。途经张奶奶的豌豆地时,小伙伴们总会趁人不备偷摘几把豌豆荚充饥。但高姐从未伸手摘过一颗。后来,张奶奶每天都会特意等在路边,往高姐手心里塞上一把新鲜的豌豆荚。
“孩子,拿着,吃了不饿才有劲儿读书。”这句话至今仍清晰地回荡在高姐耳边。张奶奶说话时瘪着的嘴唇、慈爱的目光,还有那双布满皱纹、微微颤抖的手,这些画面永远镌刻在高姐的记忆里。多年后高姐才明白,原来当年小伙伴们摘豆荚时,张奶奶总是有意避开,装作没看见。
“每年种豌豆,我都会想起张奶奶。”每次聊到这个话题,高姐的眼眶里都盈满了晶莹的泪花。每年三四月,高姐院子里的豌豆开花了,雪白的豌豆花镶嵌在绿色的豆秆上,远远望去犹如一群蝴蝶在嬉戏。四月中旬,一个个饱满的豌豆荚沉甸甸地挂满了绿豆秆,随风摇曳。
青翠的豌豆荚最是鲜嫩,那是品尝豌豆的最佳时节。我们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豆荚两端,稍一用力,"啵"的一声脆响,豆荚应声而开。刹那间,一股清新的豌豆香气扑面而来,仿佛将整个春天的气息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豆荚里。
将豌豆粒含在口中,清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让人舍不得太快咽下。那鲜嫩的香气在唇齿间流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美味。再细细剥去豆荚内层的筋络,品尝那层薄如蝉翼的外皮,脆嫩的口感与饱满的清香交织,远非一个简单的"鲜"字可以形容。
高姐说她特别喜欢吃此时的豌豆。青豌豆加入八角、香叶、盐煮着吃,也可以用青豌豆炒虾仁、炒鸡蛋、炒肉。最妙的是将豌豆与腊肠、瘦肉、胡萝卜、香菇一起蒸饭,或是煮成清粥鲜汤,喝上一口,清香扑鼻,雅淡爽口,唇齿之间,回味无穷。
“现摘的豌豆必须当天焖熟,过夜就不甜了。”每年五月,高姐总会细心包好一袋新摘的豌豆送给我。我按照她的嘱咐,用铁锅慢慢焖熟这些翠绿的豆荚,入口时那份醇厚的香甜让人难忘。我常常一边用筷子数着豆荚,一边品味着这份美味,仿佛能体会到当年高姐从张奶奶手中接过豌豆时的那份感动。
五月的阳光里,豌豆的香气缠绕着时光。高姐年复一年在院角躬身播种的身影,或许正是为了守护这份记忆里——那把豌豆恒久绵长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