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在岁月里的甜
庞英
春日街头,当我从卖甘蔗的老人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甘蔗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外公相伴的时光。
外公是个种甘蔗的能手。在我的记忆中,他总是独自一人在春天的田间地头忙碌着,松土、开垄、施肥、种苗,每一道工序都繁琐而辛苦。他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这些甘蔗幼苗的成长,渴了浇水,饿了施肥,有杂草了就钻进甘蔗林中除草。盛夏时节,我去田间喊外公回家吃饭,总是能看到他汗流浃背的身影,洁白的粗布衬衣被汗水浸透,紧贴在他佝偻的脊背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农人的艰辛。
看着外公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田间,我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苦涩。然而,面对农活的辛劳和生活的压力,外公却总是笑意盈盈,从不喊累,也从未有过怨言。一袋旱烟,便是他最好的解乏方式。
记得有一次,一场狂风暴雨过后,外公带着我去田间察看甘蔗。翠绿的甘蔗林依旧挺拔,仿佛风雨未曾来过。他轻抚茎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指着甘蔗林对我说:“孩子,看到了吗?甘蔗和人一样,根基扎得好,就站得稳,长得好,风雨再大也倒不了。”
外公走近甘蔗地,轻轻扒开一根甘蔗的外皮,指着那布满节痕的茎秆对我说:“孩子,你仔细瞧瞧这甘蔗,从头到脚都长满了节。这些节啊,都是它成长的印记,记录着它经历的风雨和磨难。每熬过一道坎,它就长一节;每长一节,它就离甜更近一步。以后啊,你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难处,就想想这地里的甘蔗。吃得下眼前的苦,才能尝到日后的甜。”
不知不觉间,收获的季节悄然而至。我依照外公传授的经验,在甘蔗林中仔细挑选,专挑那些节长且多的甘蔗。当一口咬下,甘甜的汁水如蜜般在口中流淌,那种满足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此时的外公,手中握着那根陪伴他多年的旱烟袋,美美地抽着烟。看着如小山般高的甘蔗堆,看着我们大口大口地啃着甘蔗,外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那笑容里不仅盛满了甘蔗丰收的喜悦,更流淌着对我们这些孩子悄然成长的欣慰。
弟弟和我注意到,辛苦了一年的外公因为牙齿缺失,无法像我们一样尽情享用甘蔗的甜美。于是,我们悄悄找来家中的老虎钳,仔细清洗后,端来一个干净的大碗,开始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挤压甘蔗。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攒够了一大口清甜的甘蔗汁。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得来不易的汁水递到外公手中,催促他喝下去。当外公接过碗时,我们分明看到他的眼角渗出了浑浊的泪水,那泪水中夹杂着喜悦与感动。外公嗫嚅着嘴唇,对我和弟弟说:“孩子,不用给外公挤甘蔗汁了,外公知道你们的心意。你们两个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外公心里就会比吃甘蔗还要甜。”
外公的叮咛,我们始终铭记于心。在往后的岁月里,我们像故乡的甘蔗一样,将根深深扎进泥土,汲取养分;将枝丫奋力伸向蓝天,追逐阳光。在一场又一场人生的暴风雨中,我们迎难而上,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劫难,也在生命的年轮里刻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节。在我们的努力下,生活终于像外公种出的甘蔗一样,愈发清甜。
如今,长大后的我们再也无法见到外公,可他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因为外公用他生命的全部,教会了我们做人如蔗:先苦后甜,方能品味生活的真谛;站稳脚跟,才能抵御风雨的侵袭;即使身躯倒下,馈赠给人间的,也应是岁月里珍藏的那份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