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失去过什么
沈亦奇
小学时,刚会写几个字,我对生活的每个瞬间,突然变得异常敏感:一朵与众不同的花,小盆栽长出的新芽,窗外飞过的小鸟,书本上爬过的虫子……都会被我记录在日记或作文里。一句句稚嫩的表述,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教室外,有几棵树。那天考试,有风,树叶“哗哗”作响。我草草做完试卷,就盯着树看。偌大的树冠,被风扯得摇头晃脑,不时有落叶飘下。大约一个小时,我数了数,落叶45片。考试结果可想而知,但我没有沮丧。因为那时,我获得了与落叶交流的愉悦。即便短暂,却成为我笔下的文字,字数要比分数多出很多,也让我倍感快乐。
从小学到初中,我特别喜欢上作文课。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朗读我的作文时,心头便掠过一阵阵和煦的春风,仿佛那里正鲜花盛开,春意盎然。我总是惊叹古人笔下的文字:“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鲜衣怒马;“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意难平;“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孤寂落寞……是它们给我前行的力量,让我见到未曾去过的世界。
其实,我心里还藏着一个梦想:如果我能当个作家就好了,可以用生花的妙笔,给别人带来美好和希望。
待我读高中时,似乎一切都变了。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我读了“万卷书”,反而写不出我想要的文字了。课桌上,书本和试卷垒起的小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害怕在一朵花前停留受到批评;我害怕观察一只小虫错过上课时间;我害怕摆弄那些文字耗费光阴……我很难再去描述内心的想法,把自己紧紧封闭起来。我开始恐惧作文课,即便绞尽脑汁,也写不出让人动容的文字。
有一年暑假,我翻出初中时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生活的琐碎:我抱怨食堂饭菜不合口味,我自豪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幸运遇见小狗的可爱……我不禁惊叹于自己的描述和想象,但如今,我却对这些文字感到陌生。
读大学后,我有了大把时间去观察、记录生活。可一旦坐在电脑前,我又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大半天过去了,那些文字犹如走丢的魂魄,一时间竟难以觅回,我最终失望地合上电脑。我发现,我的生活正在变得碎片化,很难再有兴趣看完一部电影或是一本书。
我渴望去看看这个世界,在漫长的旅行路上,找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想去天山漠北,想去布达拉宫,想去喜马拉雅,在那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留下我孤独的足迹……我想踏遍大江南北,用文字描述壮阔的山河。我不想留下“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遗憾。虽然,我不能成为作家,却可以为自己提笔。
如今,我的校园生活虽然忙碌,但我有意无意为身边的事物驻足:或许是校园里抽枝的新芽,或许是以前没见过的小黑猫,又或许是池塘里的一条鱼……翻看这些零散的备忘录,我的日子又鲜活起来了,当下的一切,是生活给我的最好礼物。
多少年后,我们都会记得自己的青春,但未必能想起青春的感受,唯有那些青涩的文字,可以让人热泪盈眶。人生就是漫长的旅途,我们的遇见和经历,都是不可或缺的选项。在这段旅途中,无论你失去过什么,唯有梦想不能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