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资源更均衡 服务能级再提升
任城区全力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盘点健康“数字”提升群众满意
●全区7个特色医疗专科通过市级评审,847名乡村医生参加在岗培训,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3万人,建立88.9万份居民健康档案。
●全区21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适龄儿童实施国家规划常规免疫10.8万剂次。
●上半年新增婴幼儿托位1532个,完成城乡妇女“两癌”筛查2.4万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0.22万人。
●4个专科成功入选第三批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名单,整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共10类47项。
●组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全区举办各类义诊活动160余场次,服务群众2.5万余人。
■孙树学 李国华
今年以来,任城区卫生健康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为工作导向,持续加快推进基层达标提升、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高标准发展托育、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等重点任务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新征程上推动健康任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基层卫生达标提升取得新进展
持续开展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建设。7个特色专科已通过市级基层医疗特色专科评审标准。在基层设立了8个“专家基层工作室”,选派了8个专家团队下沉基层,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增强特色学科能力。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在李营街道、安居街道和长沟镇建设8处中心村卫生室,完成154家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占村卫生室总数的45.6%。组织847名乡村医生在岗技能培训活动。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约23万人,人群签约覆盖率21.33%。全区建立88.9万份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人数5.7万人。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1.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5万人。
克难攻坚深化医改取得新突破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顺利。安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成为全市首批9家上榜的镇街卫生院之一。全区21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区28个单位508人组成参加万步有约比赛,健康问卷完成率、健康体测率、科普答题率均100%,上半年,任城区在全省40余个参赛县区中保持前7,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推进重点传染病防控与监测工作,推进疫苗强化接种,全区适龄儿童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10.8万剂次,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
区域内综合监管持续强化。开展监督执法“蓝盾行动”专项整治,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中医诊所及中医养生机构、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90件,办结率100%。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和个人诊疗活动工作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511家,查处无证行医9户次。
“一老一小”建设和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呈现新亮点
优化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建成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区社会福利中心、安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安居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所“两院一体”医疗机构。
婴幼儿托育持续扩容增位。上半年,国家备案系统显示新增托位1532个,占总任务105.5%,提前完成任务目标,全市排名第一。6月5日,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济宁召开,任城区作为唯一县区作典型发言。
优化妇幼保健全程服务。落实孕产妇风险筛查和妊娠风险五色评估,确保母婴安全。开展城乡妇女“两癌”筛查,完成筛查2.4万人,为农村妇女孕早期增补叶酸。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0.22万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0.15万人。
中医药传承创新取得新发展
中医药优势专科不断扩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肾病科等4个专科成功入选第三批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单位名单。
传承梯队建设有序发展。中医传承梯队建设推进顺利,培养传承团队中医药人员12人,成功申报省级中医药继教、中医特色疗法等8项目。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医联体,“吉中强名医工作室”完成授牌,对外合作和交流不断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持续加强。依托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心建设,组建推广师资队伍31人,整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共10类47项。中医药特色发展再上新台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入选“山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建设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县级医院。
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取得新提升
组织卫生健康系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暨“四进四送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免费为群众开展问诊、健康咨询等活动。区卫健局直接举办大型义诊9场,镇街、各医疗机构累计举办义诊活动152场次,服务群众2.5万余人,群众看病就医认同感、获得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