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副刊
2023年04月14日

千古风流太白楼

   本文字数:1225



济宁太白楼是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等齐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是一代代济宁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

太白楼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古运河北岸,是任城古八景之一。太白楼原为“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原址坐落在古任城东门里(今小闸口附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移家至任城,居住在酒楼之前,“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李白逝世九十九年后,即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正月,吴兴人沈光过济宁时,因仰慕李白,登酒楼观览,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作《李翰林酒楼记》一文,从此“太白酒楼”成名并传颂于后世。宋、金、元时期均对酒楼依貌整修。元朝至元二十年,时兼任济宁监州的丞相冀德芳主持,将原始的酒楼移到济宁州三丈八尺高的南城墙上。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楼,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今太白楼址),并将“酒”字去掉,更名为“太白楼”。明代以后,太白楼又历经清、民国数十次较大的重修。从李白迁居济宁至今,太白楼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如今的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明代旧城墙上重建的,它雄伟、古朴、壮观,延续了明洪武年间的建筑风格,又不失唐代楼阁的风韵。重建后的太白楼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二层檐下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诗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像石”。楼体有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地,台阶曲折,更显得古朴典雅。

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上建立了李白纪念馆。一楼正厅中间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横匾“诗仙醉圣”,两边对联是“豪饮吐万丈长虹,醉吻涸三江之水”诗词。四周墙壁上书有李白生平介绍。二楼大厅现为书画展览。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和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刻石碑碣40余块,还有珍贵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内藏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书的《清平调》三首狂草横轴和乾隆时期曲阜的孔继涑摹李白笔迹刻石《送贺八归越》诗贴,还陈列有明代祝允明手书的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另外还有历代名家编撰的李白集和文章,以及当代著名书画家创作的数十幅作品。

自京杭大运河改道济宁以后,济宁运河故道自南向北转西,从济宁城内逶迤穿过,济宁成为了“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水上交通枢纽。运河北岸的太白楼作为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江北最具影响力的名胜。当时的官员驻节济宁或者路过济宁时,下船以后由南门登临运河北岸的太白楼,并借此抒发对李白的怀古之情,成为了一种风尚。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潘季驯、何出光、汪邦柱、靳辅、叶方恒、完颜伟、林则徐等等这些历史名人纷至沓来,济宁太白楼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喧嚣、热闹,文人、名人荟萃的地方,成为济宁作为“运河之都”数百年兴盛历史的见证标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